我们还能用上 iPhone 的卫星通讯功能吗?

上周四的 Apple 发布会可谓精彩纷呈,我也熬夜看完了全场。这次 iPhone 推出的卫星通讯功能颇为吸引我,但是随着这几天越来越多信息透出,发现此功能存在着诸多限制,简单总结如下(配图为官方说明):

  1. 目前仅美国和加拿大地区支持卫星通讯模式,其他国家机型只有在旅行到美国/加拿大时才允许使用卫星通讯(应该是硬件层支持,软件或卫星信号等方面暂时限制了)。
  2. 以上所说的“其他国家”不包含中国大陆、香港、澳门,即使旅行到美国/加拿大还是无法使用。 telegram-cloud-photo-size-5-6122684178228162617-y.jpg

大陆、香港、澳门等机型到美国/加拿大使用当地运营商也不能,说明在硬件上做了限制,那我们探讨一下,中国大陆、香港、澳门地区用户是否还有用到这个的可能性?

方法一:购买美国/加拿大版本,在国内使用。
根据资料查询,美国/加拿大版本使用 eSIM 卡,国内运营商还不支持(目前仅支持了Apple Watch),此路不通。

方法二:购买非美国/加拿大等支持实体SIM卡的区域版本
此路似乎可行,硬件层具备条件了,也能接入运营商网络,那么最后一个问题,软件或者卫星信号层 Apple 是否做了限制?

今天查到财新网 一篇报道 ,得到一些有关卫星通讯的关键信息:

苹果华为SpaceX扎堆“卫星手机”,但三者实现路径并不完全相同:SpaceX使用自有的星链第二代卫星,苹果使用美国商业卫星运营公司全球星(Global Star)的在轨卫星,两者均为低轨通讯卫星;华为使用的则是中、高轨定位卫星北斗的短报文功能。

第一代北斗卫星采用有源定位,即需要终端侧向卫星发送信号才可定位,由此用户通过卫星传递信息成为可能。北斗第二代、第三代卫星采用了类似GPS的无源定位,定位更准、时延更短,同时保留了上述功能并不断优化,形成了北斗卫星系统独有的短报文功能。同为定位卫星系统的美国GPS、欧洲GALILEO和俄罗斯GLONASS均无该功能。

手机与卫星直连,需要频段相同。苹果使用的全球星频段为“n53”,即2.483GHz-2.494GHz频段,而在中国这一频段恰好与北斗短报文接收频段2.488GHz-2.494GHz频段重合。“n53这个频段是区域性使用的,”卫星通讯初创公司鹏鹄物宇首席技术官徐佳康向财新介绍,为了不造成互相干扰,全球星的卫星在飞过中国上空时需要停止向地面发出信号,因此无法在中国范围内使用。这也意味着即便中国版iPhone 14支持卫星通讯,这一功能也无法在国内使用。反之,北斗短报文也无法在支持全球星的地区使用。

简单总结:Apple 使用的全球星频段是区域性使用频段,在中国和北斗卫星短报文频道冲突了,也就是说中国如果要继续使用北斗卫星短报文,Apple 的全球星就会被干扰无法使用。那么,最后一条路,Apple 是否能为中国地区单独采用北斗卫星方案?

虽然说大中华地区已经是 Apple 最大的市场,但为这个区域单独设置一套卫星方案,且很可能存在“信息安全”问题,且不说 Apple 是否愿意,中国政府会同意吗?我持悲观态度。

所以,如果要用上 iPhone 的卫星通讯模式,大概只有一条路:离开大中华地区(中国大陆、香港、澳门)。